9月23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朝着珠三角逼近,距离这个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的“风王”登陆,仅剩下不过一天的时间。 据研判,“桦加沙”将给我市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影响期间正值天文大潮期,预计从23日至25日沿海河口将出现一次150—300厘米风暴增水过程,风雨浪潮叠加,可能出现沿海顶托风险,部分潮位站将出现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潮位。 当时,老人的家属也正在四处寻找老人,他们对公安机关以及政府部门的及时帮助深表感谢。 “你好,我们是社区网格员,此次‘桦加沙’台风威力比较大,要做好防风措施。 据介绍,避险人员入住时,需要进行体温检测、身体状况询问和登记等程序。 社区居民对防风灭蚊工作也非常支持。居民陈伯收到灭蚊药后为社区工作点赞:“近期社区每天上门提醒我们加强防风灭蚊,我已经把家中的盆栽积水清理干净,防止蚊虫滋生。”(任佳燕 刘淑君) “我们每一间宿舍都会进行蚊虫消杀。每间宿舍还配备了灭蚊灯和驱蚊液,并给避险人员分发帐篷式蚊帐,做好防蚊的多重保障。”付师华表示。 其间,来自广西南宁的“小孩哥”杨昌诺还在认真淡定地赶作业,他说:“听说这个台风很厉害,虽然自己很害怕,但是来到这里我也不担心了,这里的饭菜好好吃,还有老师陪我玩。” 每到一处,巡查人员都会细致叮嘱沿街商铺店主、社区居民:“要加固门窗和广告牌,及时清理排水口杂物,别让积水堵了‘出路’。” (文/图 刘淑君) “光伏长廊的所有光伏板都采用‘拉铆’方式牢牢锁定在钢结构上,面对‘桦加沙’,我们有底气。”赖金生说。“我们实行男女分开居住,如果有特别需要照顾的群体或者家庭,可以单独安排一间宿舍给他们居住。”礼乐中心小学校长付师华表示。 同时,昨日19时起,全市高速公路采取主线双向封闭措施,沿线收费站双向只出不进;黄茅海跨海通道黄茅海大桥于昨日15时实施封闭;江门站去往广州、湛江、茂名等方向的40趟列车停运;江湛铁路江门东站开往广州、茂名、湛江方向7趟列车停运。 9月23日下午,附近的农户和建筑工人陆续来礼乐中心小学应急避难场所避险。付师华还与前来避险的农户子女在操场玩游戏,让他们更加安心。 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我市开放了超1700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其中江海区开放了85个,为市民提供安全庇护。作为重点安置点之一,礼乐中心小学通过“防风加固+科学防蚊”双线并进,筑牢应急保障防线。 这些灭蚊药也是给你们的,请注意居家防蚊……”昨日9时,蓬江区环市街道石冲社区网格员梁绮雯穿梭在楼栋间,一边开展入户宣传,一边将安全提示与防蚊物资送到居民手中。 在学校的临时物资储备点,记者还看到成箱的蚊香、花露水和应急食品、急救包等物资。 防风灭蚊忙 “这段时间也要注意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你们如果还有什么需要,随时告诉我们!”张业强一边介绍着屋里的物资一边说。罗小平摸了摸床上的床垫,又看了看满箱的物资,回头跟韦小江说:“比家里还周全。”韦小江坐在床边,喝了一口村干部递来的水,踏实地说道:“这里吃的用的都有,我们很安心!” 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82人来到该应急避难场所避险,大部分为礼乐周边的农户和工人。 记者走访发现,该庇护中心配备了床褥、被子、蚊帐等住宿用品,以及热水器、冷暖空调、24小时安全监控等基础设施,防疫防蚊物资、基本医疗用品、食品与饮用水等一应俱全,可满足日常居住需求,让转移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 该光伏长廊临水而建,主体为钢结构,1500余块光伏板安装在长廊屋顶,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每月发电量约9万千瓦时。 见到韦小江一家提着装有衣物的袋子走了出来,在屋外等待的张业强再次叮嘱道:“这次的台风比之前的都厉害,明天就在安置点不要外出了,里面什么都有,放心!” 蓬江区环市街道石冲社区: 这是韦小江和罗小平来到江门务工的第3年,尽管经历过数次台风,但是对于这一次的台风“桦加沙”,他们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说话间,韦小江和妻子罗小平已经收拾好了衣物,正准备带着他们4岁半的孙子前往安置点。对于村里的安排,他们很配合。 建良村安置点里的笑容 (朱磊磊 严建广 刘晓菲 林艳) “听村干部说,这可能是江门遇到过的最强台风,我们这几天也一直收到提醒,以前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 “这两年每次经历台风,村干部都会把我们安置好,每一次都能平安度过。 “阿婆,台风要来了,我们接您去安置点!”9月23日,有着37年党龄的台山海宴派出所民警陈劲华,与同事、海宴镇镇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敲门劝导需要转移的群众。 9月23日,当超强台风“桦加沙”逐渐逼近我市时,广大人民警察“逆风而行”,投身各项防风工作,主动服务群众,用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此次转移覆盖全区6000余名建筑工人,其中近4400名工人自行安全返家,另有1600余名工人被就近安置在周边酒店、应急庇护中心等场所。目前,所有转移安置工作已高效完成,实现建筑工人“应转尽转、应安尽安”。 当天7时,天色微亮,礼乐中心小学内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消杀人员背着喷雾器对教学楼走廊、宿舍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喷洒;工作人员正在修剪高大芭蕉树,并对全校建筑、水电设施开展安全排查,转移低洼地带物资并加固门窗。 江门日报讯 (记者/张泽彬 陈佩筠) 面对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桦加沙”,鹤山市“光伏+建筑”严阵以待。 推门进去,里面不仅有一张挂有蚊帐的大床,床头塑料箱里的泡面、矿泉水码得方方正正,旁边还放着医药箱,以及有小包装的蚊香和花露水。看到眼前的一切,原本稍感紧张和不安的韦小江和罗小平,脸上露出了笑容。 江门日报讯 (记者/皇智尧 通讯员/江三防)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将于24日登陆,记者昨日(9月23日)从市三防办获悉,我市已累计转移人员超20万人,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数天前,张业强和其他村干部就已经将村委会旁的楼房清理干净,腾出了安置点,也提前和韦小江一家打了招呼,经历过多次台风,他们已经形成了默契。 9月23日上午,记者在江海区礼乐中心小学了解到,该校已开放6间学生宿舍和活动室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险人员约350人。 民警告诉老人家属,已将老人安顿好,建议家属等台风过后再接老人回家。 上午10时,鹤山市雅瑶镇建良村的上空像被海水滤过般靛蓝,干净得能看见远处山尖的轮廓。 (张茂盛 陈婵) 但与台风打过无数次交道的建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业强深知,这是狂风暴雨来临前的宁静。 “风王”即将来袭,但在建良村安置点里,韦小江和罗小平的笑容,孩子的笑声,还有村干部来回忙碌的身影,把台风来临前的紧张,揉成了暖暖的安心。(文/图 皇智尧) 此外,民警和辅警们还活跃在各临时安置点,维持现场秩序,并主动帮助分发物资、照顾老人和孩童。 9月23日中午,在鹤山市古劳镇大埠村光伏长廊,项目负责人赖金生正在巡检光伏发电设施。 走进宿舍,记者看到,空调、风扇、驱蚊器等设施已经准备完毕。 9月21日起,鹤山市古劳镇大埠村光伏长廊项目工作人员每日3次对光伏发电设备进行巡检。 赖金生介绍:“巡检过程中,我们会重点关注两个细节:一是观察光伏板底部油漆是否开裂、脱落,光伏板是否产生形变;二是检查线路是否断裂、松脱。” 古劳镇大埠村光伏长廊每日3次巡检设备 白沙街道应急庇护中心是本次转移安置工作的重要安置点之一,目前已接收转移群众33人,且所有人员的身份信息登记工作均已完成。 随后,在上级业务部门支持下,民警查询到老人的家人信息,并与对方取得联系。 鹤山“光伏+建筑”严阵以待 “看到民警,我们心里很踏实” 该老人只能简单介绍自己名叫赵某娟,是江门市区人,其他信息无法回答。执勤民警安抚老人情绪,并联系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将流浪老人暂时安置在马冈镇综合养老中心临时庇护场所。 其间,有些村民舍不得离开家,陈劲华耐心解释台风可能带来的危险,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他会主动上前搀扶。 按照此前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工作的研判,住在离村委会1公里外的外来务工人员韦小江一家需要进行转移安置,那里周边空旷,地势比较低洼,很容易出现洪涝。 其间,在马冈墟附近发现一名流浪老人。 ”上城嘉泰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邓桂萍介绍,一方面强化设施检查与加固,不仅对天台排水渠道开展专项复查,保障雨水顺畅排出,同时用木棍固定商业区玻璃门,增强抗风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业主通知与安全引导,通过群发通知反复告知台风天气风险,并提醒业主提前关好门窗、做好高层玻璃设施防护。 “儿子,你看我今晚住的地方,这里又舒适又安全,外面风再大也不用怕!”9月23日晚,来自湖南的刘女士坐在白沙街道应急庇护中心的床位上,通过视频向儿子报平安,她身后的白沙街道应急庇护中心灯火通明,各类生活物资摆放整齐。 一位村民表示:“看到民警,我们心里很踏实。” 蓬江区高效完成建筑工人转移安置工作 “小区目前入住400多户,根据防台风要求,我们从‘设施防护’与‘居民引导’两方面发力,全力筑牢防御屏障。 同日,开平马冈派出所民警对辖区低洼地带、废弃房屋等风险区域进行巡查。 江海区应急避难场所开启台风蚊虫“双防御” “我们很早就来到这里了。”同样来自湖南的徐先生告诉记者,政府组织了大巴统一接送建筑工人到白沙街道应急庇护中心,到饭点会有专人送来热饭菜,能明显感受到政府以及工作人员的用心。值得一提的是,该庇护中心距离五邑中医院直线距离仅约500米,周边道路通畅,若转移人员出现就医需求,可快速前往医院诊治。 当天19时,党员志愿者给前来避险的人员派发晚餐,饭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连日来,石冲社区党委书记钟秀丽和网格员忙碌在“防风+防蚊”一线,社区还联合区直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巡查组,重点对夏村里、蓝石里的易积水点、危房,以及金蟾山山坡等地质风险区域开展排查。 穿过一条长长的田埂路,张业强带着韦小江一家来到了村委会旁的安置点。 为应对“桦加沙”带来的影响,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五停”通告,从昨日开始渐次实施“五停”措施。其中,昨日19时起,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停工,高空作业人员、户外作业人员全部停止施工作业;全市除承担抢险救灾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任务的生产企业外,全部停止生产。全市11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重大危险源企业中,除了3家企业需保供或持续生产外,其余企业均于23日停产;全市所有经营性运输车辆、渡船、渡口等停止运营;全市旅游景区(点)、公园、户外游乐场等全部关闭停业;各类大型商场、市场、综合体、商业步行街、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部停止运营;全市范围内暂停外卖配送和快递收派服务。 记者留意到,工作人员已在供避险人员使用的宿舍和活动场所加紧安装避险纱窗和纱门。 记者昨日还实地走访了社区内的上城嘉泰小区,看到防御措施已覆盖重点区域:各楼栋大堂门口、商业区一楼整齐堆放着防洪沙包,车库入口处防洪沙包与防洪挡水板,应对雨水倒灌;小区中控室内,安全头盔、水鞋、应急药品等物资分类码放,应急矿泉水也已提前布置在每栋楼的公共区域,确保业主随时取用。 为应对台风“桦加沙”,蓬江区住建部门迅速行动,牵头组织并指导各镇街开展建筑工人转移安置工作。